评剧大规模地到东北演出,是在民国年间。民国八年(),警世戏社部分艺人应邀赴营口、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受到东北观众欢迎,尤其是在哈尔滨首演成兆才编写的《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等现实题材的剧目,影响更大。此后关内的警世戏社头班、二班、三班、洪顺戏社、凤鸣社等著名的唐山落子班社,相继进入东北演出。平腔梆子戏进入东北之前,长期在唐山地区活动,唐山人习惯将莲花落称为“落子”,所以当时的人们又称平腔梆子戏为“唐山落子”。
由于平腔梆子戏形成于唐山,因此在念白和演唱中虽以普通话为标准,却略带唐山方音,即唐山“奋儿”语的声调。“奋儿”语是对唐山语音的俗称。“奋儿”语分为七个声调:即阴平、阳平甲、阳平乙、上声、阴去、阳去,另有轻声,再加上不同字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变调,即形成唐山“奋儿”语的特色。20世纪20年代初到30年代初,是奉天落子最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但关内的唐山落子班社经常到东北地区的山海关、营口、锦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铁路沿线城市演出,受到东北各省观众的普遍欢迎。
东北各省也相继出现了演出落子的戏班。评剧在东北的活动,首先是由关内的班社和演员带去的。奉天落子时期,经常在东北活动的关内班社除了警世戏社头班、洪顺戏社(北孙家班)、岐山戏社(南孙家班)等,还有警世戏社二班、三班。同时东北各省也相继出现了演出唐山落子的戏班。如辽宁有营口的永丰社、沈阳的复盛戏社、安东的元顺戏社、大连的祥顺合班等;吉林省有洮南的董家班、吉林市的梨芳落子班,延吉的齐少甫班,海龙县的刘福堂戏班和刘秉衡戏班等;黑龙江省宁安县的兴宁大舞台班,哈尔滨的新舞台戏班、华乐舞台戏班,牡丹江的兴亚舞台戏班、拜泉县的拜泉西园子戏班和小乐天戏班,以及克山县的倪俊声戏班等。
这时,东北的落子班社已经遍及大小城镇。演出市场的繁荣,使许多地方和京、津一样,出现了专演落子的落子园。特别是沈阳的大观茶园,已经成为当时落子演员南来北往的中心。所有关内关外的落子演员只有在大观茶园演出成功,才能被视为名角儿。“奉天落子”时期,一大批演员活跃在东北地区。几乎当时所有的著名评剧演员如月明珠、金开芳、倪俊声、张风楼、张化龙等都在东北地区长期演出,尤其是出现了筱桂花、筱麻红、筱彩凤、金灵芝、喜彩春等一批蜚声东北的女演员,使评剧在表演和演唱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在东北演出剧目也不再局限于成兆才编写的剧本,如萧军编写的《马振华哀史》,文东山根据河北梆子及民间传说改编的《孟姜女哭长城》,李小舫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月明珠根据《玉蜻蜓》创作的《桃花庵》,筱月明、李金顺根据安东时事并参考同名京剧编写的现代评剧剧目《芙蓉花下死》等,倪俊声、刘雨生、曹欣悦等当时也都创作了一些评剧剧目,评剧剧目的题材和风格更加多样化了。当时安东(今丹东)的诚文信书局从年到年还陆续出版了六集《评剧大观》,这是迄今为止所知道的第一个评剧剧本集。
奉天落子时期,出现的大量新剧目,既有《保龙山》、《孟姜女哭长城》、《夜宿花亭》、《人面桃花》、《孔雀东南飞》等古装戏,也有《杨乃武与小白菜》等清装戏,特别是出现了《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枪毙驼龙》、《芙蓉花下死》、《海棠红》、《爱国娇》、《啼笑因缘》、《马振华哀史》等大批时装戏以及《血泪碑》、《黑手盗》等许多连台本戏。这些新剧目,有的根据小说、电影、影卷、西路莲花落等改编,有的取材于时事新闻:有的移植于京、梆等其他剧种。大批新剧目的演出,不仅拓宽了评剧的表现题材,而且丰富、健全了本剧种的角色行当。
大量演出时装戏,也使评剧表演更加生活化,为评剧表现现实生活奠定了基础。大量新剧目的出现,还为舞台美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时的评剧演出,服装道具也有了较大改善,戏箱多已齐整,很多班社添置了较为齐全的行头和旦脚头面,许多主演还自己购置了大批行头。每演一出戏,有的要换几套服装,几副头面。演员扮相也大有改进,较以前更为讲究。以前演《马寡妇开店》,马寡妇只穿一身蓝布裤褂,系一条围裙;演《桃花庵》,妙禅也只是包个小姑子头,贴三块瓦片子,身穿一件道袍。
后来多借鉴了京剧与河北梆子的扮相。演时装戏或新戏,不仅用软布景,而且用硬片景以及机关布景,充分利用声、光、电等当时的新科学技术来增强艺术效果。由于这一时期关内许多地方仍然禁止演出评剧,因此东北就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的落子演出大本营。奉天落子时期,关内外的评剧班社以在东北活动为主。年九一八事变后,很多关内商人离开了东北,东北本地的一些商人和居民也纷纷涌向关内。关内外的评剧班社陆续到天津、北京、上海,以及其他内地城市寻求新的发展。而评剧在不同地区的活动,又形成了新的特色,产生了众多新的流派。奉天落子一统评剧天下的时代遂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