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农业机械化走过峥嵘岁月,以不懈的耕耘在黑土地上绘就壮美诗篇。目前,我省农村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6.8%,比40年前提高57.9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30个百分点;大型农机装备拥有量全国第一,农机利用率全国第一。成为全国农业机械化排头兵,我省当之无愧。
发展农业机械化,以拖拉机等农业机械替代牛马耕作,将农民从面朝泥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农业生产率比40年前提高了近4倍,保证全省各地在10天内完成农业春种和秋收,把种子播在“腰窝里”,粮食收获在正当期。
农业机械化成为我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坚强基石。近10年来,全省农村农机总动力以近10%的速度发展,与此正相关,粮食产量以每年20%的增速实现高产。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实现了农业耕种优质高效,让农业科技落地生根,使精量播种技术得到百分之百的实施,做到了节种、密植、苗齐苗壮。使全省每年有多万亩耕地得到深松整地,被打造成抗旱防涝的良田。
农业机械化成了我省绿色有机农业的支柱。机械化深耕的土壤改良、农家肥的机械化制造和施用、水稻覆膜机插秧控制杂草,一项项环保高效的机械化技术正在龙江大地推广应用。
农业机械化让农业“三减”(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成为现实。近几年,我省采用农机装备实现大豆玉米种植的精准定位施肥,水稻机械化插秧的测深施肥,使肥料使用量减少10%;采用高速覆膜机插秧实现了真正的有机稻生产,不用再施一滴药;高效植保机械和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施药效率,减少了施药量。
农业机械化成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助手,成为我省蓝天保卫战的第一生力军。
机械化翻埋、碎混、覆盖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两翻一免的科学轮作,已经形成了适应北方玉米大豆水稻产区先进的生产模式,在龙江大地上普及。
农业机械化成了我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力保障。马铃薯、甜食玉米、圆葱等大地蔬菜的机械化栽植收获,汉麻、高粱等经济作物的收获,每一项农业机械化技术都带来了可观的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机械化打造了现代规模种植的典范,推进了现代农业化的进程。目前,全省现代农机合作社数量达到个。这些合作社实践着土地入社、全程代耕、社会化作业服务的高标准农机作业。
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巨大投入和政策引导,成为龙江大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坚实保障。近10年,我省农村农机化投入.7亿元,是新中国成立到年投入总和的2.26倍。
(记者黄春英)
中华大粮仓农具看变迁
航化作业。记者陈贺摄
垦区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9%
大中型拖拉机8.5万台,是年的9.1倍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垦区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垦区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9%,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示范窗口。截至年末,垦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5万台,是的9.1倍;拥有联合收获机3.8万台,是年的5.8倍;农用飞机80架,比年增加75架;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2万千瓦,是年的7.4倍。
年,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第二作业站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机械现代化试点单位,率先引进美国先进农机,并创造了当年全国人均生产粮食量的最高纪录。年起,垦区引进世界先进智能化大型农业机械,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整备了个现代农机示范区。垦区机械作业水平逐年提高。年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年达到95%,年达到99%。
高度的机械化,是我省垦区迈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祖国大粮仓,绿色大厨房的重要支柱;高度的机械化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促进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目前农业劳均生产粮食达50.3吨;高度的机械化也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场增效、职工增收,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分离和转移,推动农业产业化、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
(见习记者蒋平记者贾晶)
我国第一个现代化国营农场洪河农场
“标杆农场”的“农机情结”
上世纪80年代,洪河农场从美国引进的农机具。
收割机实施“拾禾“水稻收获。图片由洪河农场提供
在三江平原的东北部,同江市境内,别拉洪河以北,浓江河以南,沃野千里,这里就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诞生的、我国第一个现代化国营农场——洪河农场。年,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国务院批准,洪河农场正式建场。它是中国最早以补偿贸易形式,利用外资引进成套的现代化机械设备建立起来的农场。
洪河人对干农活的家什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农场的发展壮大以及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这些现代化的农机具。年,洪河农场有耕地33万亩,粮食产量3.04万吨;年耕地面积为65.46万亩,粮食产量37.3万吨。38年,粮食增产34.26万吨,数字的背后,洪河人手中的各种农业家什功不可没。
改革开放之初:
引进“洋家什”耕地机械化达95%成标杆
洪河农场建场之初,向美国、日本的13个厂家购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拖带农具、其他农具、运输设备、粮食烘储设备等共10类,台件;耕地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5%,这在当时的中国可谓“标杆农场”。“在当时,农场职工住的是楼房,种田有通勤车接送。”老职工说起38年前的事,还是引以为傲。
“我们开始用的是从美国进口的万国牌拖拉机,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后来又有了迪尔牌拖拉机和收割机。”洪河农场63岁的老农机手吕连营介绍说,万国牌拖拉机的机身中间可以拐弯,令他印象深刻。“日本五十铃公司生产的运输车装载量12吨,我从来没见过那么能装的,咱们长春生产的大解放最多能装4吨。”吕连营说。
吕连营作为洪河农场第一代农机手,对刚驾驶拖拉机作业的那一幕至今难忘。他小心翼翼地操纵着收割机,行进在一片金黄的麦田里,一边干活一边担心,他的担心现在看来不算什么,就是怕收割机的刀片损坏。“这么好的机器,我不敢开,正常的话三四十亩地,就能使坏一个刀片,可坏了一个刀片,就像出了责任事故。”吕连营解释道。
吕连营的驾驶与操作农机的技术是来自美国的“洋老师”教的,刚建场时,由于条件艰苦,吕连营和学员们是在大棚里上的课。“洋老师”通过翻译,把知识传授给大家,学习后要通过考试。学员驾驶机车操作合格后,“洋老师”会边说边做一个“OK”的手势,以示通过。“当时的那批学员,起点非常高,全部是高中毕业。”
上世纪90年代:
旱田改水田国产农机大显身手
年对于洪河农场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农场明确提出“以稻治涝”的种植理念,水稻开始全面取代小麦、大豆。因为农场地势低洼,以种水稻的水田取代种小麦的旱田,能有效治理涝情。
伴随着旱田变水田的历史演变,那些从国外进口的现代化农机“大家伙”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国产农机的“小个子”替代。洪河农场第四管理区主任陈喜峰说,三江平原的旱田面积大,大农机在旱田里作业如鱼得水,但在网格式水田里就难以施展开了。在旱田改水田时期,吉林延吉生产的6行插秧机,来到了洪河,这种身小、轻便,能实现集约生产的“新机”,初来乍到并没有得到种植户的接受。面对这种情况,农场在农田现场召开推介会,为种植户实验操作,用实际粮食产量的对比,让种植户相信了“新机”。“种植户们很保守,那时宁可用手插秧,也接受不了新机器,农场做了很多解放思想的工作。”陈喜峰说。
种植水田之初,对于洪河没有种植水稻经验的种植户来说,必须学习。农场从绥化地区引进大批稻农,将最低洼的两个区域作为试验田,进行教学。这些绥化稻农坐火车来到前进站下车,农场派专车接回。直到现在,每逢插秧季节,还有绥化稻农到洪河帮忙,只是人数越来越少,更多的人力被机械代替了。
进入21世纪:
家什“升级”触屏电脑取代按钮操作
年,洪河农场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一年,自动控温的催芽基地建立,洪河人的家什再次“升级”。“催芽基地的建立,在农垦,乃至全省都是第一个。”农场宣传部部长李建鹏说。
采访中,记者来到农场第五管理区,看到了3个大棚式的厂房,这就是自动控温催芽基地,它比刚建时要智能化的多。探头是测温用的,温度要控制在11~13℃,温度数据会传送到监控室的电脑屏幕上,可以随时调温。
38年前,我国从国外引进的第一座技术先进的大型现代化粮食处理与储藏工厂落户洪河农场。那时,一个工人按几次电钮,就可以完成从粮食烘干到储存再到装车运输等一系列过程。这被当时人看作的高科技到了年再一次有了飞越。洪河农场粮食处理中心操作台上的电子按钮,被触摸屏幕取代。触摸屏幕,其实是工业平板电脑,它的到来让粮处中心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记者在粮食处理中心,第一眼就看到了6座高耸的铁皮烘干塔,巨人般屹立。监控室内,操作台上的电子按钮还保留着,一块触摸屏幕操作起来和现在的iPad相似,在“粮食干燥仓储监控系统”的界面上,手指点进点出,通过各种功能键完成命令。
吕连营告诉记者,年,国家开始实施粮食直接补贴,年取消了农业税,种植户的腰包鼓了,有钱买农机了。
最近10年:
精准智慧向科技要“绿色”
洪河农场农机科副科长周洋,年大学毕业来到洪河,近些年来农机变化,给他的感觉是,越来越“智慧”了。
这些年,农场的插秧机由6行变成了8行,还增加了施肥器,机器在插秧的同时,通过“侧深施肥”,将肥料注入秧苗的根部,这样秧苗更容易成活,还能提高肥效。目前,插秧机还在不断“升级”,它可以安装GPS定位系统,让作业更加的精准,实现无人操作。“安了GPS的插秧机,种出的水稻相当整齐,发展农业观光,将成一景。”周洋说。
如今,洪河人的“智慧”家什还有喷洒农药的无人机、手机遥控的灌溉机井……
为了保护环境,农机帮了洪河人的大忙。一到秋天,农场实施秸秆还田的机械各显神通。收割机加装秸秆抛撒器,将水稻秸秆打碎抛撒到田里。接着是拖拉机带灭茬机上阵,实现秸秆二次还田。李建鹏说,秋整地时的秸秆还田,既松了土,又培了肥,还净化了环境,烧秸秆的看不到了。
记者采访中注意到,洪河人格外爱护农机。冬季休整期间,将它们“集合”起来,列队齐整,犹如一排排士兵,给它们“穿鞋戴帽”——轮胎用订制保护套套起来,进排气管用红绸包裹,为它们换上新衣服——刷油漆,还要给它们“体检”“治病”……
38年过去,这些家什和主人,更迭着、传承着、建设着,然而,为国家贡献粮食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
(记者王传来见习记者朱云峰)
听,兴十四村“东方红”讲述昨天和今天
上世纪70年代,兴十四村用一千多个零件组装了村里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图片由兴十四村展览馆提供
我叫“东方红”,今年40多岁,是一台履带式拖拉机。我现已退休,住在甘南县兴十四村村东头的展览馆里。这个村史馆建于年,人们来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兴十四村“木头橛子定村庄”的历史,还能看到几十年前的农具,像石磨、捞子、经车子、大筢、铁夹犁、木夹犁、双轮双铧犁……俨然是一个农具博物馆。作为兴十四村的“老人”,我跟大伙儿唠一唠我的故事。
如今,“退休”的“东方红”拖拉机被放置在兴十四村展览馆。见习记者蒋平摄
我经常听父老乡亲讲起我的出生经历。上世纪70年代,我们村附近的查哈阳农场、双河农场,都用上了拖拉机。我们村看着眼馋,也想买台“东方红”拖拉机,可是由于当时拖拉机是国家统购统销商品,买不到。支书付华廷说,整个儿的不卖,咱们就买零件自己装一台拖拉机!于是,我们村用卖羊、卖羊毛的钱,买来了多个零部件,组织村里的能工巧匠用了一个多月把我组装了起来。下村的干部编了个顺口溜:“兴十四村一不等、二不靠、三不伸手向上要,自己动手搞配套”,说的就是我。光有拖拉机还不够,村里开始买废铁,搞土电焊,大伙做了磙子、割晒机、七尺挠子、五铧犁、七铧犁等各式各样的农具。
我还记得我头一次下地干活的时候,村里是怎样的欢腾!新土从犁下卷起黑色的波浪,我好像行进在海洋中。那时我开足马力干活,每天开垦亩地,顶得上个棒小伙!之后我又多了两个“兄弟”开荒。为什么开荒?为了多打粮食,为什么多打粮食?为了让乡亲们吃饱。我们村又研制组装出整个甘南县都没有的锄草机、深松机等14件农机具。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耕作农具的使用,让人力、畜力牵引退出了历史舞台。大型收割设备的推广,让镰刀退出了历史舞台。我听乡亲们总是说,做梦也不敢想,咱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的老农民,能再也不用手工农具,只用机械操作就能完成从种到收所有过程,简直难以想象。年,我们村率先在黑龙江省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岁月变迁,兴十四村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看看现在的兴十四村,不仅进入了现代化大机械时代,农机合作社也让农机充分发挥了作用。说实话,我看到今天的“工友们”确实有点“眼晕”:田里成规模的大马力
拖拉机播种,大型收割机集中收获,天上飞机撒农药,还有了各种智能化的机械。9年成立了兴十四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拥有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多台套,其中,马力以上拖拉机31台套,联合收获机14台套,2台牵引式进口马铃薯收获机,2台美诺马铃薯收获机,整地、播种、中耕等各种大中小型配套农机具台套,总动力达5千瓦。生产工具的革新让社会发
展进步。在这个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小城镇里,只有2%人口从事着农业生产,其余在村办企业工作。大伙足不出村就能就业、子女上学。
如今的我在村史馆里颐养天年,每年有十万游客来村史馆参观。我愿意用无声的诉说,为四十年农村的改革发展做个小小的注脚。
(见习记者蒋平朱云峰)
连接人与土地也连接耕耘与收获
王传来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诗经》中的《良耜》,描写了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春耕图:男人们手扶耒耜在南亩深翻土地,尖利的犁头发出了快速前进的嚓嚓声……在中国古诗词里,歌咏农具的诗作不少,农具是农耕文明的重要标志。那些铲、斧、镰、耙、镐、耧等,映射着祖先们的聪明智慧,观照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动人情境。
在中国这个农业文明古国,传统农具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先民的发明创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在土地上收获更多的粮食,农具不断被改造升级。它们的材质由木石变为铜铁,功能由简单的挖掘、脱粒发展成更为细化的整地、播种、灌溉、收获等,畜力、水力取代人力。农具更加精良好用,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实现人们寄予土地更多的希望。
农具连接人与土地,也连接耕耘与收获。改革开放40年间,在黑龙江这片有着中国最大耕地面积的省份,人与土地之间的工具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延续了上千年的耕种方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铁犁牛耕图早已成了乡愁和回忆,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农机成为田野的主角,“只见农机不见人”的现代生产方式,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低效率的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一路提升。目前我省农村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6.8%,比40年前提高57.9个百分点。如此高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成为我省粮食增产的基础和保障,十三、十四、十五,“连丰”前面的数字一再被刷新,“中国大粮仓”当之无愧。
从“大弯腰、小镰刀、小药壶”到“大农机、卫星导航、物联网”,如果说,农具的变迁是可触摸的历史,那么迭代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人们对土地的冀望、对劳动的热爱。40年前的兴十四村,为了多打粮食,用买来的多个零部件组装起一台“东方红”拖拉机,以一种闯劲实现了那时的梦想。今天,我们仍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只要以一种敢闯敢创的姿态,必然能逐一攻克,比如,以机械化翻埋、碎混、覆盖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已在龙江大地上普及,秸秆处理的难题正在破解。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乡村振兴需要龙江人胸怀大局、富国强民,敢于尝试、勇于开拓,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这些宝贵而恒久的品质和精神,它们是龙江乡村振兴强大的驱动力量,也是龙江人奋力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必须具备的要件。龙江人深爱着养育自己的这片黑土地,我们一定能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王学智制图
“一号文件”中对农机的优惠政策
■年一号文件加快农业机械化,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购置大中型农机具;落实支持农机化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
■年一号文件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办法,继续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积极发展农机作业、维修、租赁等社会化服务,支持发展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
■年一号文件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
■年一号文件加快研发高端农机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进林业装备现代化。
■年一号文件提升农机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
■年一号文件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
那些年种田的家什儿
上世纪80年代牛马犁耕地。本报资料片
上世纪80年代手扶式小四轮翻地犁。本报资料片
上世纪90年代水稻割晒机。本报资料片
上世纪90年代起垄机。本报资料片
一位老农机手“触摸”的40年
55岁的王华柏是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北联镇新兴村村民,他从年至今一直作村里的农机手。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随着农机的不断更新迭代,王华柏的工作越干越轻松,日子也越过越滋润。说起农机,作为一位驾驶40年农机的老农机手,王华柏对村里的农机历史最清楚。
王华柏说,如果以“小四轮”拖拉机做一个分界点,大概年以前吧,我们村里家家都用“牛马犁”种地,就是牛、马在前面拉犁,农民在后面扶犁。春天播种的时候,一天累死累活只能种七八亩地。
年,村里买了第一台“小四轮”拖拉机,村民用它播种、趟地、中耕。可是“小四轮”只有12马力,干活劲太小,趟地的深度才十几厘米。“小四轮”在地里来来回回趟地,把地压得结结实实,地都板结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省农业生产几乎是“小四轮”拖拉机一统天下,新兴村也不例外。直到3年,新兴村作为全省试点成立了农机合作社。
新兴村成立农机合作社后,买了一台马力的胶轮拖拉机和一台马力的链轨拖拉机,又自配了四台80马力的拖拉机。这样地里再也看不见“牛马犁”了,“小四轮”也越来越少。但是那时的农机条件差,车里没有空调,夏天在里面干活热得汗流不断,衣服都湿透了,再加上柴油味特别重,每天干完活回家时,都得把衣服脱下来扔到院子里,不然家里人受不了那个味。王华柏说,“后来我们合作社又买了播种机,那种24行的播种机也不太先进,播种时得有人在后面跟着,特别累。这还不算什么,因为那种播种机冒烟,跟在后面的人经常造得像鬼似的,没法看。”
年,我省开始建设投资0万元的现代农机合作社。从此,新兴村农机合作社提档升级为新兴现代农机合作社,王华柏驾驶的农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农机。
王华柏说,最近这10年,靠着政府的好政策,我们村合作社进了很多台现代农机。车里有空调、有电脑、有导航,噪声还小。驾驶员坐在机车里看着电子显示屏就可以干活,而且干得又快又标准。其中两台美国产的甜玉米联合收获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一台收获机一天就能收亩甜玉米。原来我们干一天活累得腰酸背疼,现在轻松多了,还干净多了。如今,新兴现代农机合作社有各种大中型农机具69台套,有固定资产多万元。依托这些先进的农机具,合作社经营的4万多亩地,只需24个人耕种。随着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新兴村集体资产也不断增强,目前已达到2.1亿元。新兴村也从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落后村变成全省新农村建设五星级示范村。
“这些年自从建起了农机合作社,有了大农机,我们村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这从我家的生活就能看出来。”王华柏说。以前王华柏一家四口住在50多平方米的泥草房里,屋里又黑又潮,窗户又小,下雨阴天屋里都看不清人。9年村里盖别墅,让村民自愿买。王华柏出了7万元钱,就住上了使用面积平方米的“小洋楼”,其余大头都是村里给补的。现在王华柏家宽宽绰绰的,阳台、卫生间、太阳能热水器、上下水、车库都有了。村民用的自来水、下水、有线电视、太阳能热水器全是村里管,不用花一分钱。有的人家还开上了小汽车,村里人已经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记者黄春英)
国家级示范农机合作社
青冈“和众”合力兴农
农机合作社是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产物。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机合作社从此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成为了当前新型农业服务主体之一。目前我省现代农机合作社数量达到个,这些合作社实践着土地入社、全程代耕、社会化作业服务的高标准农机作业,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青冈县和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年,年被评为省级规范社,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和众合作社占地4.6万平方米,其中农机厂库棚占地1万平方米。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合作社已累计投资万元,其中农机装备万元。目前,和众合作社核心区的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已达3万亩,机械代耕3万亩,项目区辐射民政镇全镇10个村,以及柞岗、劳动、建设、迎春等乡镇。
“很多农民直到亲眼见到大型机械的作业标准,才感叹种了一辈子地的经验还是比不上农业现代化的高科技。就拿起垄来说,现代的起垄机都是依靠导航仪来作业,每千米的误差都不超过5厘米。记得我们第一次使用折叠式小垄起垄机时,旁边参观的百姓看见这么直的垄,都笑的合不拢嘴。”合作社理事长王海林告诉记者,现代农业合作社的建设,不但加快了土地的流转和集约经营,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更推动了现代大农业的蓬勃发展。既能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还可以节约种子、水、肥料、人工等生产要素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土地深松作业、秸秆还田的作业模式,使多年来板结的土壤得到了有效深松,打破‘犁底层’,不但建立了土壤水库,更增强了作物抗旱、抗涝、抗倒伏能力,挖掘了粮食产能。”王海林说。
说起未来的发展,合作社经理栾传和眼里立刻亮了起来。“只要土地好集约,机车有活干,合作社继续发展壮大就没什么问题。这两年国家的政策倾斜越来越多,各项保障也越来越完善,可以说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他告诉记者,继黑土保护作业每亩国家给予90元补贴后,今年国家又对促进秸秆还田的深松整地给予每亩20元的补贴。随着各地的秸秆“禁烧令”越来越严,一举多得的秋整地深松作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栾传和回忆,年~年合作社刚刚起步时,土地集约很困难,多亏了当地各级政府及时做工作,把地连成片,合作社的大农机才有了用武之地。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县农技推广中心主动帮合作社研究种植品种,农业局及时提供政策信息,可以说多亏了政府各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合作社才能顺利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从年开始,农民的集约化经营意识也越来越强。现在农民的小型四轮子都已经不使了,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把地交给合作社打理的好处。即使不入社的农民,也是看合作社种什么、什么时候种,怎么种,就跟着学。留在合作社的年轻人,旺季出工每天工资元,晚七点之后加班每小时补贴24元,旺季一个月赚七八千元非常轻松,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
(记者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