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行医济世穷,仁者悬壶沐春风;望闻问切寒冬暖,身背药囊铁鞋功。几十年来,西安交通大学无数医学人胸怀民族大义,情系民众健康,或扎根病区,或辗转各地,致力于攻克麻风病等传染病及大骨节病、克山病等严重危害百姓健康的地方病,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本期推送,随小编一起追寻先辈足迹,践悟大医初心!
埋骨青山送“瘟神”
——大骨节病防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陕西是大骨节病重病区之一,这种俗称“柳拐子病”的地方病,让患者站不直、走不稳、长不高,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危害身心健康。都说“医者大爱”,看到人民群众受苦受难,西安交通大学地方性骨病研究所殷培璞教授忧心如焚。年,他开始投身于大骨节病防治工作,先后赴陕西省62个病区县中的41个县,乘公交、带食物、查病情、找病因。在条件极为艰苦的麟游县和永寿县设立大骨节病防治点,长期吃住在那里。
殷培璞和大骨节病患者
为解决大骨节病导致的严重关节畸形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痛苦,殷培璞教授首创了大骨节病关节功能重建与修复术,免费为余例大骨节病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针对全国大骨节病缺乏有效预防措施的难题,殷培璞教授于年率先提出“吃杂、改水、讲卫生”的大骨节病综合防治措施,使得陕西省病区儿童的大骨节病发病率大为降低,试验前儿童大骨节病X线新发率为32.35%,试验后无一例新发,为我国的大骨节病防治做出了卓越贡献。
殷培璞和病区人民
年,离世前几天,81岁的殷培璞仍在骨科门诊上班。临终前,他仍然牵挂着病人,特意嘱托逝世后将自己葬于麟游县崔木镇杨家堡村,继续守望着他多年防治大骨节病的地区和人民。扎根病区救患者,埋骨青山送瘟神。在殷培璞的带动下,一代又一代交大“地病人”心系病区患病群众,不断向大骨节病发起科学攻关,将毕生年华奉献给地方病防治事业。
殷培璞
20世纪70年代,莫东旭教授系统开展了大骨节病患者关节软骨的病理学研究,明确了大骨节病的典型病理改变,并致力研究了微量元素与大骨节病发病的关系,最终发现硒与大骨节病发病密切,这一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于年获得“克劳斯·施瓦茨奖”科学奖。毕华银、王治伦教授开展了“陕西病区粮食真菌及其毒素在克山病、大骨节病病因中的比较研究”,提出大骨节病“一补四改”综合防治措施,明显降低了大骨节病的患病率。作为第三代研究团队的领军者,郭雄教授继续开展着大骨节病的科学攻关。
殷培璞的学生、西安交大地方病研究所郭雄
郭雄教授是年从原西安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医疗系毕业后,选择留校到地方病研究所工作的。西安交通大学地方病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微量元素与地方病研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丝路区域地方病和健康促进协同创新中心,是我国地方病防治研究的重要机构,由殷培璞教授、莫东旭教授、王世臣教授、徐光禄教授等老一辈著名地方病专家创建,先后荣获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克劳斯施瓦兹”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多项。
经过多年努力,大骨节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上世纪90年代后,大骨节病发病呈下降趋势。年后,大骨节病儿童检出率始终保持在1%以下。年,已无新发儿童病例。陕西省已有近十年无大骨节病新发病例,自年,全部病区县均达到国家控制和消除标准。年8月30日至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陕西调研地方病防治工作。在陕调研期间,孙春兰副总理等深入麟游县崔木镇,实地调研了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的防治工作。郭雄教授为孙春兰副总理重点介绍了殷培璞教授长期扎根麟游贫困山区防治大骨节病的感人事迹。
郭雄教授向孙春兰副总理汇报殷培璞教授感人事迹
划时代的里程碑
——克山病防治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心肌病变为主的疾病,也称地方性心肌病。上世纪30年代,该病在我国黑龙江省克山县一带发现并由此得名。克山病曾严重流行于我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陕西、四川和云南等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抢救危重患者、加强病因研究、开展病情监测,全国上下对克山病开展了大量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曾组织流行病学、病理解剖学、微生物学、临床诊治、生物化学、组织化学专家等多批次下病区调研,结合实验室实验对克山病进行防治,余名科技人员跋涉在穷山恶水间,有些人因长期在病区工作而罹患克山病,经23年努力,在硒预防克山病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王世臣教授
“进了黄龙山,两腿跑的欢;若是跑的慢,就要连根烂”,“一年富,二年寡,三年四年连根拔”,这是流传于克山病重灾区黄龙县形容克山病致人死亡的顺口溜。年,王世臣教授从西北医学院医院工作,年被任命为第三任调研队临床组长,前往黄龙县参加克山病抢救和调研。王世臣教授一心投入克山病诊治几十年,走遍克山病发病区,辗转全国,即使积劳成疾罹患克山病,仍不分昼夜坚持工作,挽救无数患者生命。年,他首次使用维生素C作为新疗法主药对休克患者进行治疗使病人得救,这一疗法被全国各病区采用,使全国急型克山病病死率得到有效控制。他研究首创的大剂量维生素C疗法成为我国克山病治疗史上重大突破,在年全国地方病防治经验交流会上被誉为“克山病治疗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上世纪80年代初克山病研究室同志一起合影留念
克山病研究室自谢景奎、蔡海江等在年初步提出“水土病因学说”后,即和省内外相关单位合作进行大面积的水、土、粮、食物、人体化学元素检测,排除了相关致病因子。年春在犊牛大量死于白肌病的陕西富县槐树庄农场,对动物进行临床及心电图检查,对死牛进行病理解剖,发现犊牛白肌病和人克山病在地区、季节、心电图、心肌病理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徐光禄等人在拟定实验计划后,于当年6月医院在蒿地沟站进行普查,选出例成年男性进行为期两年半的肌肉注射(1年后改为口服)亚硝酸钠、维生素E对照观察,发现服药组有明显的预防效果,在人类克山病研究史上第一次用硒预防克山病初见成效。
克山病研究室的工作人员正在给食盐加硒(右二为徐光禄)
年10月至年9月,克山病研究医院在柳树枰、转角、“五一”三个站对名成年男性进行单独投服亚硝酸钠,和用其它方法进行预防的张家砭、关门站进行对比,同样取得预防效果,且单独口服亚硝酸钠与亚硝酸钠、维生素E并用的效果类同。年在黄陵县店头公社张家湾大队、年在黄陵、洛川、甘泉、富县各选2万病区人群口服亚硒酸钠预防急型克山病,收到显著效果。年在店头公社全面、连续7年投硒预防克山病,年黄陵县建庄公社开展硒盐预防,收到同样效果。经多批次与省内外单位合作进行大范围检测,发现病区环境及人体内硒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
克山病流行情况
中央北方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于年5月在西安召开鉴定会,认为口服亚硒酸钠疗效肯定、安全,“具有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适于在亚急型、急型克山病发病较多的病区推广”。年起,陕西省在克山病病区全面推广该方法,使克山病发病率逐年下降,至年,陕西省29个病区县、市、区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控制标准。至年,全国个病区县个病区乡均达到克山病病区控制和消除标准。硒预防克山病被评为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年首获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克劳斯·施瓦茨(KLAUSSCHWARZ)奖,同年9月被《健康报》列为建国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卫生部于年以西安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室为依托,成立微量元素与地方病重点实验室,由徐光禄教授任首任主任,至今仍是我国研究地方病的重要基地。
让百姓不再谈“麻”色变
——麻风病防治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如果不治疗可引起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的进行性和永久性损害,其流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给流行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0世纪50年代,中国麻风病防治的奠基人之一邓云山从西北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毕业,留校后在皮肤科工作,工作伊始,他便受命研究消灭和控制麻风病这一国家重大课题。
邓云山
在当时,麻风病严重危害着百姓的健康,许多人避之唯恐不及,但邓云山却义无反顾。从上世纪50年代起,邓云山学习、研究麻风病,和科室人员深入陕南汉中麻风病院、汉中石堰寺麻风病村,对多名麻风患者进行系统调查。他带领研究组同志常住麻风病村进行研究,对患者查体、取材、查菌、活检,收集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年,他在全国率先总结氨苯砜治疗麻风病人的效果和经验;和相关单位在城固县文川区建立基地,开展基层综合防治,凡是有麻风患者的家庭他都入室调查。
邓云山带领麻风调查组在汉中城固调研
多年来,邓云山主持指导了陕西省麻风病防治研究工作,同时先后参加了陕西、宁夏、青海、甘肃等西北各省市的性病防治研究工作。在多年的实践中,邓云山总结出麻风病查体简便、全面四步骤四个字:脱、看、查、穿,经科学分析后减少麻风病人活检取材部位以更简便有效;创造麻风患者保密治疗,公开和患者一起吃饭,多次到治愈的麻风患者单位进行麻风可防可治教育,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邓云山在麻风病患者家吃饭
基于对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深入了解,邓云山教授主编的《皮肤病方剂药物手册》获得高度评价,曾畅销国内外并多次重印。医学界认为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是国内第一本采用中药和西药并述的方式介绍防治皮肤病知识的手册。年,邓云山总结“麻风病人家属口服氨苯砜预防发病20年效果观察”,证实化学药物预防高危人群有效性,城固全县推广收效后受到卫生部嘉奖,研究论文在年荷兰举办的第13届国际麻风病学术大会获准交流。年,他在日本东京国际麻风会议上用英文宣读“中国麻风病的诊断治疗及其现状”学术报告,首次让国际麻风专家认识到中国麻风病系统防治的卓越成效。
邓云山为麻风病患者进行诊治
邓云山曾是陕西省唯一审定麻风病人治愈出院的专业医师,10年多经他审定的治愈患者达0余名。主编、参编专著、教材20余部,发表麻风及皮肤病防治论文70篇。年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皮肤病学与麻风专题委员会委员,年任卫生部麻风病防治研究咨询组成员,年9月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年荣获首届“马海德基金会奖”。年,荣获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全国仅有6人获得该奖项。
邓云山获奖证书
地方病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地方病是维护人民健康福祉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承先辈之愿,担时代之责,接下来,交大人将继续紧跟国际前沿,结合国家重大卫生需求、地区发展与人类健康的需要,开展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努力为国家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